药会图两百年来首登台
药会图两百年来首登台
药会图两百年来首登台,吕子乔cs名字,姓李的宝宝起名,优雅的英文名字男“一图绘尽千方秘,十出传来百药神”。中药、戏曲均为国粹,将其结合,会演绎出怎样的“神曲”?
200年前介绍中医药知识的古典科普作品《药会图》,如今首度在孝义市鸣锣开唱。“皮影戏”“碗碗腔”“汾孝秧歌”等有着浓郁山西味儿的元素汇聚一台,各类中草药逐一亮相。这部药性戏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中药名词及其性味功能和中医用药的知识融于剧情和人物对话中,匠心独运,令人叫绝。
汾州老汉甘草将女儿菊花许给金石斛为妻;“逐水寨”的山贼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四大贼寇要抢娶菊花,甘老汉令家仆栀子去请准女婿金石斛来解救;经过一番厮杀,金石斛最终娶得佳人并建功立业受皇封,由“药材”演绎的故事相当精彩。近日,摘取《药会图》中若干片段拼接而成的宣传脚本排演告一段落,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也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趣。
药材唱戏,大众之前可能没有听过。其实,自嘉庆13年(公元1808年)壶关儒医郭廷选首创《药会图》后(目前考证如此),200年来,该剧主要以本名及若干同体异名的抄本在民间流传,甚至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柏林图书馆、日本庆应大学也都有收藏,但在我省的大小戏班却没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近代戏曲研究家杜颖陶曾评价:“《药会图》在‘俗’文学(即民间文学)里,有特殊的地位,且极有可能从未登台。”山西中医学院教授贾治中分析:“这部戏受众主要是医生或者相关从业者、爱好者,对普通人吸引不大,一般戏班不会去演这样的戏。此次很可能是《药会图》200年来首次登台。”
短短两万字的剧本出现药名近600次,既要照顾到它们各自的用法功能,又要妥善地把这些药名一一纳入剧情发展和人物对话中,还要考虑到人物个性特色和药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匠心巧妙,存乎一心。贾治中介绍,剧中插科打诨,一笑一颦,无不以中药名词贯穿其中,读来却全无一点说教的感觉。
教授医古文的贾治中平时喜欢收藏古书,旧货市场是他常去的地方。他说:“有一次,我偶然看到光十四年的手抄本《群英会》(与之前所述《药会图》同体异名),是部梆子戏剧本,里边人物情节全由中药药名和药性构成,由于和自身工作有关,就买了回去。后来,又将历代本草与剧本中的药物一一勘对,发现它非常严谨,于是我就做了校注。”
贾治中介绍:“药性戏《群英会》与描写赤壁之战的三国戏同名,但内容完全不同。借用《群英会》的名称,取意‘药,犹兵也’,‘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匠心自现。”
贾治中曾仔细校对过《群英会》,全文不过2.02万余字,所载药名,分属草、木、虫、鱼、金、石、禽、兽、果、菜、谷、介等类,共480余种。现行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共收药物493种,其中323种见于《群英会》。《中药学》按治法、功能,将所收药物分20章叙述,《群英会》中的药名分布于《中药学》所有20章。
为了学术的严谨,贾治中在校注完成后,又请老伴—同为山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的杨燕飞教授再次校对。在比对大量药学书籍后,杨燕飞介绍,“剧中每味药及其药性、功用,都可谓‘言必有据’。至少以历史的标准衡量,它在科学知识的严谨、准确上,无可挑剔。”
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后,贾治中开始有目的地收集这类“药性剧”的本子,陆续收集到了《药会图》《草木传》《说唱药性巧合记》等抄本、刻本,有的有好几个版本,故事内容和梗概基本相同。其中,最完整的当属十回版《药会图》,共收入中药名称600余种,还介绍了药性功用和用药禁忌等知识。如今,夫妻俩已将自己整理校注的药性戏、之前发表的研究论文以及自己收藏的抄本、国外图书馆馆藏及网上所见的藏品翻拍,整理成《清代药性剧》一书,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藏。
“老汉姓甘名草,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人氏。不幸夫人早亡,所生一女名叫菊花,曾许于金石斛为婚……考本草有百姓,名传不朽。一个个显奇能,万病无忧。谁似我性甘平,善调诸药。亦善会解百毒,名著千秋。”这是本剧开场时的一段唱白,不仅介绍了药物名称、故事背景,还从中医药学的渊源、学术、社会意义诸方面简明扼要地作了介绍,又以诗、词、说、唱不同形式加以糅合,这样的表达,剧中随处可见,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贾治中介绍,“正是这种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民间艺术形式的通俗性,加上中医药科学知识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超越前人乃至同时代同类作品的实用性,才真正体现了清代药性剧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正是清代药性剧的出现,中医药古典科普文学的发展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药会图》以中药材药性为主,与戏曲表演有不小的差距,剧中是“药性”“药名”,戏里是“人物”“情节”“造型”,如何融合最为关键。负责此次皮影戏制作的侯建川介绍,“演员们对中药材很陌生,虽拟人化,但药性难理解,特别是药名、药性作用,为此大家下了很大功夫,多次和专家学者交流学习,不知不觉中我们也长了许多中医知识,这也是我们希望把这部戏搬上舞台的主要原因。”该剧唱腔设计杨世林介绍,《药会图》中许多传统唱腔,即使在孝义当地,能唱出地方味道的演员也很少了。由此,该剧既是对中药学的科普,也是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发扬。
历经200年岁月沉积,如今这部药性梆子戏《药会图》已然走上舞台,排演好全部剧目后将和观众见面。主创人员希望此剧将来能到各个大学和医疗机构演出,使这部科普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相关文章
- 姓杨猪宝宝起名男宝宝女宝宝起名大全
- 五十岚、西园寺…盘点日本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姓氏
- 17年前锦州男子在被害女子后背刻字专家查《康熙字典》才破解
- 神奇的旺旺已经做了15年消毒产业还给子品牌起名叫水神
- 古代气质美女名字大全古代美女好听的名字有哪些
- 罗莱家纺变更名称为罗莱生活科技
- 国际著名姓名学大师最权威起名大师排行榜
- 堪称“人间尤物”的她女人味都快要溢出来了却有着一个男人的名字
- 姚姓女孩起什么名字好听:精选姚姓带新字清新优雅好听的名字
- 海量数据董秘回复:公司已于2018年开通官方微博微博名称为:海量数据库
- 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这50个字名字使用最多
- 9、关于对“泽东南、润之”的深思——易经谭
- 云南彩云之南多么美丽的名字
- 唯美文艺古风文案句子
- 吃喝玩乐以信字起名
- 2022年属虎女宝宝取名大全:象征平安喜乐的女孩名字推荐
- “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创造无数人间奇迹他们背后的名字叫中国!
- “武媚娘”开播频惹争议 一代女皇原是四方脸
- 拥有这些姓氏的日本人自称留着中国人的血专家:都是真的
- 21个美丽的德语独有单词比中文更有意境!